1、车祸他们全责不赔偿如何起诉他
车祸他们全责却不想赔偿,受害人可以通过法律渠道来维护我们的权益,起诉步骤如下:
1.受害人需要筹备好起诉状、事故责任认定书、身份证等材料,然后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假如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受害人还可以选择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他们当事人。
2.在起诉过程中,受害人应明确列出赔偿请求,法律快车提醒,包含但不限于医疗成本、汽车修理成本、误工费等。同时,受害人还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他们的全责与我们的损失。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明确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若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后,当事人未达成共识或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当事人同样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交通肇事逃逸有什么情形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交通事故当事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以下是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开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这种行为明显违反了交通法规,且试图逃避法律责任。
2.交通事故当事人觉得自己对事故没责任,开车驶离事故现场的。即便当事人觉得自己无责任,也应留在现场配合调查,不然将构成逃逸。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开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置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这种行为不只涉嫌违法驾驶,还试图通过逃离现场来逃避法律制裁。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即便当事人采取了初步救助手段,但未报案并离开医院,仍可能构成逃逸。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名字、假地址、假联系方法后离开医院的。这种行为明显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故意提供不真实信息。
6.交通事故当事人同意调查期间逃匿的。在同意调查时逃匿,同样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否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了解发生交通事故的。即便当事人不承认了解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情的,仍构成逃逸。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成本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这种行为表明当事人试图通过逃避赔偿来逃避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