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立案了还能撤销吗
刑事立案了,一般不可以再撤销,一般刑事案件分为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两者在撤案方面的规定有所不同。
1.公诉案件,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公诉,行使的是“公权”,因此这种案件一般不能撤诉,仅在特殊状况下,如没犯罪事实、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等,才能撤案。
2.自诉案件则允许撤诉,由于这种案件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使的是“私权”,遵循意思自治原则,被害人有权撤诉。
2、刑事立案的撤销条件是什么
刑事立案的撤销条件,主要针对公诉案件而言,具体包含以下几种状况:
1.没犯罪事实,即经过侦查确认没有犯罪事实;
2.情节显著轻微、风险不大,不觉得是犯罪的,这种案件虽然存在违法行为,但因其社会风险性较小,不构成犯罪;
3.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即犯罪行为已经超越法律规定的追诉时效,不再追究;
4.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即因特定缘由被特赦,免除刑罚;
5.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即犯罪嫌疑人已经死亡,没办法继续追究其刑事责任;
6.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如因证据不足没办法定罪等。
只有满足上述条件之一,公诉案件才大概被撤销。
刑事立案的特点及撤销步骤
刑事立案作为刑事诉讼的开始标志,具备以下特点:
1.立案是刑事诉讼的起始程序,标志着刑事诉讼活动的正式开始;
2.立案是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任何刑事案件进入刑事诉讼程序都需要经过立案阶段;
3.立案是法定机关的专门活动,只有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才有权立案。
找法网提醒你,关于刑事立案的撤销步骤,虽然详细步骤可能因区域和案件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1.撤销立案需要由有权机关(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等)依据法律规定和案件具体状况进行审察,并作出撤销立案的决定。
2.在撤销立案前,一般需要经过调查、取证、审察等环节,确保撤销决定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3.撤销立案后,有关机关还应当根据规定进行后续处置,如释放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退还扣押的财物等。
4.撤销立案并不意味着案件就此结束,假如后续发现新的证据或状况,仍大概重新启动刑事诉讼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