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房子宅基地四至范围如何确认的
房子宅基地的四至范围确认,即宅基地的边界,是由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明确规定的。
1.国家统一规定了宅基地的基本范围,而具体的面积标准则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依据当地的实质状况来拟定。这主如果考虑到各地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人口数目与土地资源等原因的差异。
2.在实践中,宅基地的范围一般包含正房、辅助用房(如厨房、卫生间、杂物间等)、禽畜舍(但规模经营性养殖除外)与房子外围围墙内的土地。
3.应该注意的是,晒场、房前房后的土地在通常情况下并不是宅基地范围。然而,假如这类地方砌有围墙(无论围墙内的地面是不是硬化),则应视为建设用地(宅基地)对待。
4.在申请宅基地时,这类范围应当一并纳入考虑,不然,若事后砌围墙且超出《建设用地批准书》上的面积,超出部分将被视为非法占地处置。
2、农村宅基地出售需要注意的地方
法律快车提醒,在农村宅基地出售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种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交易合同规范性:农村房子或宅基地的交易应签订正式的交易合同,以防止因合同不规范或口头协议引发的纠纷。假如交易合同存在缺陷或未签署,比较容易对合同内容产生争议,致使毁约纠纷。
2.卖方毁约风险:伴随土地价值的不断提高,一些已经出卖房子、宅基地的卖方或许会因经济利益而反悔,试图收回房子。因此,在买卖过程中应确保合同的法律效力,以降低卖方毁约的风险。
3.城镇居民购买限制:农村宅基地管理中明确规定,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这一政策为出卖人需要确认合同无效、返还房子提供了法律支撑。
3、宅基地用期限及权利区别
1.关于宅基地的用法期限,国有土地上的宅基地有明确的年限限制,一般低于七十年。而集体土地上的宅基地则没年限限制,它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身份而获得的。
2.在理解宅基地用期限时,大家需要明确“土地用期限”的来源。城市土地权是国家,因此用户只有用权,且这个用权有一个期限限制。
而农村宅基地权是集体,也就是说这块土地是一个村的共有财产,所以《土地管理法》并不会规定宅基地的用法期限。
3.宅基地用权与建设用地用权在性质上存在明显不同。宅基地用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且限于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而建设用地用权的主体则没太多限制。
4.在权利内容上,宅基地用权不可以出售、抵押或投资入股,而建设用地用权则可以。
5.在获得方法、设立要件、是不是有偿与存续期限等方面,宅基地用权与建设用地用权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处置与宅基地有关的法律问题时,需要明确区别这两种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