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位篡改劳动合同如何处置
单位篡改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应立即采取相应手段以保护自己权益:
1.劳动者应仔细比对原合同与篡改后的合同,明确篡改的内容及其可能对自己权益导致的影响。一旦发现合同被篡改,劳动者应立即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需要用人单位恢复原合同内容或提供适当的讲解。
2.若用人单位拒绝承认篡改行为或不予理会劳动者的合理诉求,劳动者可以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请求其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置。
3.劳动者还可以考虑通过法律渠道维护自己权益,法律快车提醒,如提起劳动仲裁或诉讼,需要用人单位承担因篡改合同而导致的损失。
2、篡改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篡改劳动合同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依据《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篡改劳动合同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将遭到法律的制裁。
1.用人单位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如被劳动监察部门责令改正、罚款等;同时,用人单位还可能需要承担因篡改合同而给劳动者导致的损失赔偿责任。
2.对于劳动者而言,如因用人单位篡改合同而遭受损失,可以向用人单位倡导损害赔偿。在劳动仲裁或诉讼程序中,劳动者应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用人单位的篡改行为与因此导致的损失。
3.篡改劳动合同的行为还可能触犯刑法中的有关规定,如构成诈骗罪、伪造证据罪等。如用人单位的行为涉嫌犯罪,劳动者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