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伤认定后还需要开假条吗
工伤认定之后,无需开具病假单。一旦职工因工作缘由遭受事故伤害被认定为工伤事故,该职工即享有停工留薪待遇。这意味着,在停工留薪期内,职工不需要提供病假单作为休假证明。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中止工作同意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薪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因此,法律快车提醒,工伤认定后的职工可以安心同意医疗救治,不需要担忧因缺少病假单而影响薪资福利的发放。
2、停工留薪期内公司不发薪资怎么样仲裁
在停工留薪期内,假如公司未按时发放薪资,职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1.需要筹备一份劳动仲裁申请书,明确列出申请人的基本信息、被申请人的单位全名及法定代表人信息,与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与理由。
2.在事实与理由部分,应详细讲解工伤事故的发生经过、工伤认定结果、停工留薪期的起止时间与公司未发薪资的具体状况,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和证据来源。
3.完成申请书的写作后,根据规定的程序提交给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受理和裁决,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3、工伤期间公司不发薪资仲裁步骤
工伤期间公司不发薪资的劳动仲裁步骤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需要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根据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中应详细讲解仲裁请求、事实与理由及证据材料。
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将在5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若决定受理,将自作出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若决定不予受理,将说明理由。
3.开庭审理:仲裁庭将在开庭的5日前,书面公告双方当事人开庭日期和地址。若一方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赞同中途退庭,将对申请人按撤诉处置,对被申请人则做缺席裁决。
4.仲裁调解:仲裁庭在处置劳动争议时,将先行调解。若调解达成共识,仲裁庭将依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若调解未达成共识,仲裁庭将准时裁决。
5.仲裁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应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15日内结束。若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公告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能超越15日。
6.裁决后,仲裁庭将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若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若期满不起诉,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通过以上步骤,工伤职工可以依法维护自己在停工留薪期内的合法权益,确保薪资福利得到按时足额发放。